全文检索
突发事件土壤污染修复目前还缺乏参考标准和储备技术
时间:2015-09-01 09:29来源:中国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报 作者:信息发布 点击:
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土壤污染的认识也不断在加深。2014年年底修订的《国家突发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事件应急预案》就明确了需要对土壤污染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
“与常规污染场地修复相比,重大爆炸事故污染场地应急治理缺乏必要的参考标准和储备技术,但其必须在短期内完成实施,而且社会关注度极高,具有紧迫性、敏感性和复杂性,所以要保证治理工程的安全高要求和环保高标准。” 参与过2005年吉林石化“11.13”爆炸事故土壤应急修复的清华大学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学院教授刘建国指出。
据了解,在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突发事件中,同大气和水污染一样,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有严重危害。由于土壤的自净能力较弱,其危害期更长。因此,必须在应急处理阶段考虑到土壤污染,否则后患无穷。
国际经验也表明,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加工、储存、处置等的企业在起火爆炸后,不仅影响周边空气、地表水,对土壤和地下水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及时迅速地进行修复。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土壤污染的认识也不断在加深。2014年年底修订的《国家突发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事件应急预案》就明确了需要对土壤污染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
刘建国认为,本次天津港“8.12”爆炸事故污染极为复杂,应尽快召集有经验的专家组建场地污染应急治理技术支撑队伍,制定应急治理工作方案;开展场地污染类型、范围和程度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应急治理技术方案,明确治理目标、优先次序和技术可靠性、先进性,并由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保护部组织进行专家论证;在论证通过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制定应急治理工程方案、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监测方案和工程验收方案,确保治理工程不产生次生安全事故和二次污染。
一位参与过国内某石油石化应急项目调查的修复专家表示,应急修复应该特别注意人员防护,尽可能多使用现场监测设备(比如PID、FID、LEL仪)保证人员安全。现场调查时因为不完全清楚污染情况,必须对污染物进行全扫描,且一定要高效完成调查,尽快确定污染类型和深度,以便于后期尽快启动修复工作。
此外,本次事故中可能释放剧毒氰化物涉及的入场人员防护问题应高度重视,一定要避免事故处理和修复过程中的二次伤害。曾参与过氰化物污染土壤修复的某修复专家表示可利用化学氧化方式破氰,再结合后续处理,二次污染的防治也很关键。
作者为中国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修复研究院产业研究员
|
相关文章
- 土壤污染修复用这些技术来支撑2016-06-14
- 2023中国汽车拆解大会 暨上海国际汽车拆解装备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展览会2023-08-17
- 2023中国青岛绿色发展大会暨山东青岛宜居博览会2023-08-31
- 第四届海峡城市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论坛&第四届厦门国际环保展2023-10-11
- IBS 2024第十二届生物质能源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2023-10-31
-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水展2024-05-06
推荐文章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政策法规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