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
五、鼓励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污染防治技术 (一)鼓励研发的污染防治技术 1.鼓励新能源动力技术的开发应用。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在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的应用,优先发展中小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装置的新能源化,逐步达到超低排放、零排放。 2.加快各类先进污染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压燃式发动机主要污染控制技术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SCR、DPF、高效增压中冷系统(TC)、闭环控制废气再循环装置(EGR)、柴油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固体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SCR)等先进后处理系统,以及排放控制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相关技 术。 点燃式发动机主要污染控制技术包括:EFI、分层扫气技术及电控化油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相关技术。 3.鼓励开展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发动机应优化机内燃烧、优化进排气消声器,优化插入损失,降低功率损失比;对于非道路移动机械应优化旋转件匹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采用吸隔音材料的研究等措施,降低整个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的噪声。 (二)鼓励推广应用的排放控制技术 1.压燃式发动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技术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鼓励优先采用的排放控制技术见表1。 表1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技术
2.点燃式发动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技术 (1)手持式二冲程发动机 应推广具有低逃逸率的高效扫气系统,并加装OC。 (2)大型点燃式发动机(19kW以上) 应推广使用EFI,实现空燃比的闭环控制,加装三元催化器(TWC),降低HC、CO和NOX的排放。 对装用汽油发动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鼓励采用低渗透油管、油箱和炭罐等燃油蒸发控制装置,以有效控制蒸发排放。 (三)鼓励开发排放测试技术及设备 1.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测试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排放监控系统、在线诊断系统测试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开发,加快后处理系统传感器国产化的研发,为非道路移动机械产品的生产一致性、在用符合性和企业新产品研发提供保障。 2.鼓励车载排放测试技术及测试设备的研究开发,为加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术语对照表
|
相关文章
-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4—2019)2019-06-10
- 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2019-07-03
-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附项目)2019-07-15
- 工信部:《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指南(2019版)》2019-11-05
-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附编制说明)2020-01-19
- 国务院: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促进绿色发展2020-09-03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