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将继续深化纯电驱动(3)
长期发展技术路线图展望 从2015—2030年的中长期尺度来看,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将从“十三五”期间的“三化”——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扩大到“六化”: 第一,电动化跟能源低碳化结合。低碳化的关键在于电的来源要朝可再生能源发展,现在有智能电网规划、能源互联网规划和氢能发展规划,所以电动化跟能源结合得很紧密,要往能源纵向整合,电动化跟能源低碳化相结合。 电动化跟能源低碳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将会有更先进的电池出现。石墨烯是今年电池方面的热点,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石墨烯电池,但是相关的研究很多,最近华为在石墨烯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华为电池有三项技术——防止电解液热分解的添加剂技术、提高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技术、用石墨烯来提高电池散热能力的技术。华为将石墨烯的高导热性用于电池的迅速散热方面。高温衰减是电池衰减的重要原因,华为上述三项技术将电池使用温度提高了10度,电池寿命大幅延长。但对于目前的动力电池而言,石墨烯起到的作用如同味精,是添加剂,而非主体材料。不过,技术无止境,现在学术领域都在探讨石墨烯的应用,未来将取得哪些突破,尚无法断言。 另外,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的结合在充电方面也需变革。电动化和低碳化的结合,将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电能既可以是从电网到电动汽车,也可以是从电动车到电网。这就要求在充电技术上进行突破。 第二,轻量化和制造的生态化结合。轻量化不仅仅是减轻重量,注重的是电动汽车乃至整个汽车工业制造的大变革。这与工信部推进的工业4.0智能制造专项紧密相关。将来的销售模式是网上个性化定制、网上下订单。在制造方面,增材制造、3D打印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应用碳纤维,则此前的几大工艺都要变革。
第三,智能化要跟网联化结合。目前部分互联网汽车,虽然把手机功能放在汽车上,但跟汽车控制联系并不多。未来智能网联的发展将通过网络控制,利用大数据进行整车决策的推理,实现汽车自动控制与网络的紧密结合,即智能网联技术。智能网联发展前景广阔,现在正在探讨未来汽车共享的开放平台和标准接口协议,通过开放的平台将资源进行整合。 (作者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本文根据其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题目为编者所加,内容有删减) |
相关文章
- 多项政策酝酿出台 新能源汽车再迎利好2018-08-20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步伐加快2019-02-21
- 关于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141家企2019-04-10
-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看中国经济新动能2019-05-27
- 新能源车企应提高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2019-08-20
- 拟公告的废钢铁、废塑料、废旧轮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2020-12-17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