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PC版PC版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手机版手机版
免费服务热线:400-6556-258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

中国脱硝市场发展状况及进入策略分析(5)

时间:2013-05-08 13:18来源:《新材料产业》 作者:信息发布 点击:
燃煤电厂、工业窑炉、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氮化物总排放量的35%~40%、20%和30%,是我国3大氮氧化物排放来源,也是今后我国脱硝产业发展的3大主要市场。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国产催化剂成本降低和政策支持优势的显现,预计2011-2015年汽车尾气催化剂需求将保持25%~30%的年均增速,到2015年催化剂需求总量将达到3114万L,其中,国产汽车尾气催化剂总需求量可达1226万L,市场规模近13亿元。到2020年,国产催化剂需求量将占到55%左右,约2633万L,市场规模可达50亿元。对于脱硝产业而言,规模巨大的机动车尾气治理市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是我国脱硝产业的潜在市场。  

  2.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国内机动车尾气治理市场集中度较高,但主流市场几乎由国外厂商垄断,优美科汽车催化剂(苏州)有限公司、庄信万丰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等大型汽车尾气净化器企业自身具备贵金属催化剂技术和生产能力,其市场占有率超过70%。国内厂商多以贵金属应用起家,具备催化剂生产能力,但其市场份额仅为7%左右,主要客户为国产品牌汽车制造商。合资品牌汽车制造商与其本土尾气净化企业捆绑关系强,行业壁垒较高。
  3.进入策略分析
  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市场的核心在于催化剂的性能及成本。因此,企业首先可加强催化剂的研发生产,通过与国产尾气净化器生产企业合作,进入机动车氮氧化物治理市场;其次,在催化剂生产的基础上,完善汽车尾气净化器产业链,以进入奇瑞、吉利、长安等国产品牌汽车产业配套体系为突破口,逐步实现为国产汽车配套,进而进入知名汽车集团的全球采购链。
  四、结语
  我国氮氧化物排放形势日趋严峻,排放标准也将日益严格,国家对脱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强,政策体系将不断完善,脱硝行业竞争将日渐激烈,准确把握脱硝市场动向,紧握合作与竞争2条主线,将业务由脱硝工程建设向脱硝运营服务延伸发展,是脱硝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R].2010.
  [2]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R].2012.
  [3]国家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保护部.全国投运燃煤机组脱硝设施清单(截至2012年4月)[R].2012.
  [4]中国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我国脱硫脱硝行业2011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2(6):20-26.

推荐文章
广告条C2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搜索 搜索 咨询 咨询 注册 注册 定制 定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