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德国五十年治霾思路(2)
巨资保障 环保价值持续提升 其实德国治理空气的过程比人们表面上看到的更为艰巨和复杂,不仅需要持续的技术革新,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很难算出在过去的50年德国为了让鲁尔区重现蓝天具体花费了多少钱,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国政府在环保和转型上投下了血本。 以鲁尔区为例,仅就众多优惠政策中的煤炭价格补贴一项,德国政府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年给鲁尔集团(现世界500强之一,位于鲁尔工业区的涉足众多领域的采矿和技术集团)近百亿马克(约386亿人民币)的补贴。在其他方面,德国政府在关闭污染企业、解决失业问题、治理污水、集中整治土地等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旨在推动鲁尔地区生态和经济改造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尔公园”计划,从1991年~2000年的120个更新项目就耗资超过800亿欧元(约5853亿人民币)。 此外,为了缓解德国各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不少城市开始着手拆除阻隔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同时扩大面积绿化,打造绿色通风走廊,并规定大型建筑物周围必须有绿地围绕。如今德国城市建筑的屋顶80%以上都有绿化,进行空气自我清洁。这些举措和项目都需要各级政府巨大的资金支持,虽然投入巨大,但是成效可观,并且很多的设施都能持续使用,其环保和经济价值都在不断增长。 参与深入 环保意识落到实处 有这样一个民间调查,对1000名德国人在购买汽车类型的选择方面进行提问,有2/3的受访者表示将来购车会首先考虑新能源汽车,其中倾向于混合动力和天然气动力的分别为41%和31%,选择纯电动汽车的为25%,而准备继续选择传统动力汽车的人仅有30%左右。虽然调查的样本数不那么权威,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几十年来,德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已经走在很多国家的前面。 不仅是能源汽车的选择上,更有不少民众认识到减少排放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不少工厂管理层自觉减少排污,一些农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化饲养种植方法,很多居民生活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些都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德国民众不仅仅是支持国家层面的环保政策,更是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列中来。
如今,树木是城市里最重要的公共财产之一,受法律严格保护。如果想移动或砍伐任何树木,都要向政府申请,否则就算违法。德国很多大城市中心设有自然保护区,如科隆大学附近就是绵延几公里的草坪和绿树,很多大学生课余时间在此地踢足球。这里不但草坪常绿,而且野生的兔子窝随处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融洽。由此可见,经历了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治理阵痛之后的德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升了。诚如我们所知道的,数十年的科技、经济等手段固然有效,但若是民众的意识也与之同步了,不仅是德国的空气质量,乃至整个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都会为之改观。 |
相关文章
- 国外(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如何破解垃圾焚烧难题2016-12-16
- 德国为什么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体系2017-02-06
- 德国电子垃圾回收率超过45%2017-04-17
- NO2排放缘何成为英国空气污染元凶?2017-05-16
- 墨西哥通过能源转型治理空气污染2017-08-09
- 德国城镇水管理法律的发展——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2017-08-18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