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汽车:我国交通能源清洁多样化的现实可靠选择(2)
天然气汽车有利于推进交通能源多样化,减缓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压力。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发布的未来汽车展望报告,普遍认为,2050年以后,车用能源将由当前以汽、柴油为主向以电力(含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为主转变,而2050年之前,应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电力多种能源并存的过渡期间。BP公司在其最新发布的技术展望报告中也认为,在2035年之前乃至之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以液体为燃料的汽车很可能继续主导全球运输,要到2050年之后,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将更具竞争力。 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60%。交通运输是仅次于工业和居民的第三大能源消费领域,2015年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5%,燃油消费量约占全社会燃油消费总量的57.4%。根据我们与日本丰田公司的联合研究,如果2025年我国乘用车的保有量达到3.4亿辆(比2014年增长约1.4倍),按照目前的汽车油耗标准计算,届时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80%(假设国内石油产量基本维持现有水平)。要把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7%以内,则乘用车需节油1.4亿吨。按最大化的情景,汽车节油技术、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和替代燃料要分别贡献42%、34%、12%和12%。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5万辆,相当于替代汽油32万吨,替代率0.3%。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为500万辆,替代率仅3%;2050年后,如果能够突破1亿辆,可望替代27%的汽油,整个成品油替代率也只有14%。因此,在未来20—30年内,仅仅依靠新能源汽车对燃油的替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统筹考虑新能源、天然气及其它生物质燃料汽车的多样化发展,以有效减缓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的压力。 按照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规划和进口管道气、液化天然气(LNG)等的总体布局,2030年前甚至更长时期内的天然气供应都相对宽松。特别是从2015年到2050年,在政府协议下签订了一系列天然气进口合同,大部分期限为30年,资源数量巨大,且照付不议。目前,进口LNG需汽化进入管道,作为民用和工业用气。若适当扩大天然气汽车发展,部分进口LNG可直接作为车用燃料。 在推进交通能源多样化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由于日本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主要依靠进口,为降低对外依存度,他们十分重视节油技术(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但同时也强调并鼓励实施多样化的过渡性汽车动力战略。2010年,日本研究制定了“新一代汽车”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清洁柴油车。日本丰田公司还根据车辆大小、行驶距离,将未来汽车动力分为三类:用于近距离移动的小型家庭车辆,以电动汽车为主;一般家庭用乘用车,以混合动力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包括用汽油、轻型燃油、生物燃料、天然气以及合成燃料等;用于长途运输的商用车,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主。日本实施低排放车认定制度。高、中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都可以向国土交通省申请接受低排放车认定。消费者可根据所购车辆的排放水平享受不同的减税待遇,购置以天然气为燃料或混合动力车等低公害车辆的地方公共团体,还可得到政府的补助金。 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经济性,瓶颈主要是政策不合理。 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崎岖的过程。早在上世纪末,国家曾组织推广天然气汽车(如国家科技部成立了清洁汽车行动办公室),也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示范运营,但一直没有发展起来。2007年后转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把天然气汽车交给了市场,结果市场自发地形成了一种火爆现象。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4年,国内原装天然气汽车年销量从6.6万辆增长到28万辆,特别是私人、出租用车大幅度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天然气汽车的经济性。根据市场经验,通常气价与油价比在0.5左右时,改装天然气汽车半年至一年左右即可收回改装成本,原装天然气汽车一年左右可收回比传统汽车高出的差价,以后每年可节约较为可观的燃料成本,且在同等效能下,天然气燃烧彻底,不污染润滑油,可有效降低汽车的保养和运行费用,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相反,新能源汽车由于价格高、技术不成熟、充电不方便等原因,发展步伐十分缓慢,到2011年才开始销量过万辆,2014年过10万辆。2015年,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刺激下,电动汽车产产销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对天然气汽车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加之油价大幅度下跌,油气价格倒挂,天然气汽车经济性明显削弱。我们认为,这里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政策因素,导致市场信号的扭曲。 |
相关文章
- 《中国燃气汽车行业研究及区域市场调研报告》发布2015-10-20
- 发展天然气汽车仍需消除体制掣肘2015-11-03
- 财政部:暂不出台LNG汽车免征消费税政策2017-01-05
- 2019-2025年上海生活垃圾可回收量及增速预测数据2023-12-26
- 上海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渠道2023-12-26
- 上海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运营模式2023-12-26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